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委员风采

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——访市政协委员,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(韶关铸锻总厂)董事长、总经理马陆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7-01 字体:


马陆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韶关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。

  “作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,我首先是要把生产搞好、把企业做好,做好政协委员离不开本职工作。”市政协委员,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(韶关铸锻总厂)(以下简称“韶铸集团”)董事长、总经理马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  自2022年当选市政协委员以来,马陆一直关注韶关实体经济,以及周边企业的协同发展。他在履职中的体会是,本职工作与委员履职应该相统一、互促进、共融合。
  “不仅自己的企业要发展好,我希望周边的企业也发展好。”马陆说道。韶铸集团位于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镇。马陆走访调研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所有企业,他认为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与十里亭镇存在强互补关系。在2022年召开的“韶商·市长面对面”协商座谈会上,他提出《关于促进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与十里亭镇融合协调发展的建议》,建议将园区和城区融合发展纳入统一规划,将十里亭街道的小微企业、特别是机械加工等制造类企业引导进入浈江工业园区,加强产业集聚效应,培育小微企业向规上企业发展,进一步改善十里亭街道的人居环境。
  “在韶企业应该协同发展。”马陆说。为此,他走访调研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企业,了解企业发展情况,撰写《关于推动我市铸锻行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》。“近年来,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先后引进韶铸精密、金志利、广东三浩等一批具有先进装备水平的铸锻件生产企业,逐步形成铸锻产业的集聚态势。”他说,韶关应打造铸锻行业特色名片,推动铸锻产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。
  采访中,记者注意到,“实体经济为本”“实干”是马陆口中的高频词。2017年,韶铸集团在濒临破产之际通过招商引资重获生机。马陆正是在这一年来到韶铸集团,他对“如何做好实体经济”的回答只有两个字——“实干”。
  如今,韶铸集团作为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二级企业,有属下企业8家、从业人员1700多人,主要产品包括铸钢件、铸铁件、锻件、矿山设备等,服务汽车行业、造船业、能源设备制造业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。2023年,韶铸集团主要产品产量13.299万吨,工业总产值12.84亿元,营业收入14.47亿元。
  同时,马陆积极落实市委和市政协“以商招商”部署要求,招引圣丰新材料、润正精密机械等3家企业落户韶关。
  作为国企负责人,马陆带领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彰显国企担当。近年来,韶铸集团组织开展“6·30”捐款活动,向帮扶村南雄市邓坊镇、十里亭镇、靖村小学等单位定向捐款80多万元;开展消费扶贫活动,购买南雄市邓坊镇大米、乳源东坪镇淮山等农产品23.5万元;组织公司311名职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,共献血11.26万毫升;组织党员干部30次1537人次清理社区、帽峰公园、厂区垃圾等,共创文明和谐有序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。
  “今年我们积极参加绿美韶关建设,多次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植树活动,公司也开展了多次植树活动,购买树苗费用7.2万元。”马陆说。
  对于今年有何“履职计划”,马陆认为还是要聚焦实体经济领域。好建议、好提案源于本职工作。“我提交的提案都是从本职工作中提炼出来的。”马陆表示,不仅要发声,还要实干,只有干出了成绩,发出的声音才有力量。从本职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提案,有利于提出最专业的建议,对相关部门决策才有参考价值。(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)